成人仪式 古今成人礼仪式
小孩渐渐长大,到了一定的岁数,就将被成人社会所接纳。成年礼便是少男少女成年时举行的仪式。在古代,男女成年也叫“成丁”,所以成年礼又叫“成丁礼”。成丁后,就有了交赋税、服劳役的责任和义务。
关于成丁岁数的规定,各代不同。《礼记》是 最早的一部礼书,记载了秦汉以前的各种礼仪。据《礼记》上说,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行笄(jī)礼。“冠礼”和“笄礼”都是古代的成年礼。到隋代,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之年,在唐代天宝年间则规定男子二十三岁为成丁之年。
古今传统的成年礼习俗
【古今传统的成年礼习俗】
冠礼
冠礼
冠礼以加冠来象征男子成年,有一套严整仪礼。周代,男子到二十岁时,家族就要在宗庙举行冠礼。男青年的父亲先用占卜的方法来决定行礼的吉日,然后再用占卜来决定请哪一位贵宾来为青年加冠。到举行冠礼的那天,早晨将一切都准备好,让被加冠的青年立在房中,父亲请贵宾进门,进人宗庙规定位置,然后靑年也出房站到指定位置,向贵宾和长辈行礼。加冠时,贵宾将规定的帽子和服饰给青年换上。加冠共有三次:第一次加黑麻布帽,称为“始加”;第二次戴白鹿皮帽,称为“再加”;第三次是赤黑色平顶帽,称为"三加”。加冠时由专人唱“祝词”。加冠后,贵宾拿酒向青年表示祝贺,然后青年去拜母亲,拜见后再回来,由贵宾给他起一个字(成年后的名字)这样,冠礼就算结束了。
仪式结束后,青年的父亲送贵宾出庙门,摆酒席款待,最后还要送他束帛、鹿皮等礼物。而被加冠的青年要先去见自己的兄弟姊妹,随后冉去拜见哲、卿、大夫和乡先生(乡先生是曾外出做官,后退休还乡教学的老人)等,以取得各方面对他成年的认同。从此,这个青年便有了服役和参加祭祀的权利,并且也可成亲成家了。
古代加冠时的祝辞
古代的成年礼中,为孩子的成年一共要加三次冠,表示给他三套正式成人的服装,以备将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三次加冠的仪式,都是由一位年高德劭的「宾」亲自主持。每一次加冠之前,自应有一番「祝辞」,既加之后,在备有酒菜的筵席上还有一番「醮辞」,也都是由「宾」来表达的。祝辞的内容,大体而言,不外乎劝勉及祝福之意。《仪礼.士冠礼》中有着类似标准规格的记载,祝辞一共有三段:
始加祝曰:令月吉日,始而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再加曰:吉日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这些祝辞既典雅,又含有深厚的劝勉之意,虽属古礼中的用辞,却也值得现代年轻人在迈入在成年阶段时,深加省思和自勉的。
笄礼
笄(jī)
笄礼是女子的成年礼仪。古代无论男孩女孩,孩童时头发都自然下垂,称为“垂髫”;有的把头发扎成两撮,垂于脑后,称为“总角”,所以“垂髫”、“总角”后来就成为童年时代的代称。女子到十五岁时,要将头发盘起来,用笄即簪子簪上,表示已经成人。这也是一种象征性的仪礼。
冠礼和笄礼都是古代一种象征性的成年礼仪,这种成年礼在贵族之家受到格外重视。 传统社会素来龟男轻女,所以冠礼要比笄礼隆重得多。
祥安阁算命网课外知识:开脸
冠礼和笄礼也许太复杂烦琐了,从而在汉族地民早就就废弃不用了。冠笄之礼的某些内容则融人了婚礼等礼仪之中。比如现在有些农村还有在成亲前新娘要“开脸”的习俗。所谓“开脸”,就是将额头和脸庞的汗毛修去,后来又加上理妆、加钗等内容,明显地留有古时笄礼的痕迹。
【古代女子成年行什么礼?】
笄礼,也称为及笄礼。 古代女性年满十五岁则行笄礼,仪式流程包括改变束发的方式、用一种称为“笄”的长簪将头发挽起。自周朝开始,笄礼往往举行于贵族女子许嫁之后、出嫁之前。它与男子所行的冠礼相对应,象征着一个人进入了新的人生阶段。
一、十五及笄
古代礼仪习俗把及笄礼的年龄放在十五岁,其中是有现实原因的。
先秦时代古人平均寿命短,结婚时间也往往提得比较前。一般来说,贵族女性十四五岁左右经过许嫁、婚姻教育等准备工作,然后进入婚姻,因此位于许嫁和结婚之间的十五岁,就被认为是“及笄之年”的标准。
实际上及笄礼本身看的是何时许嫁、何时结婚,并不一定拘泥于十五岁举行。相关古籍中曾有记载,如果一个女性一直没有许嫁,那么当她年满二十的时候,也应当举行笄礼。
二、笄礼的流程
笄礼的主要流程看上去并不复杂:将女性的长发挽成发髻,用特制的长簪子绾住。核心流程虽然只是改换一个发式,但实际操作中由于有主持者、观礼者等多人参与,仍然有一整套繁复的仪式要走。
主持笄礼的人通常是受笄者的母亲,再约请姻亲中贤德有礼的女性长辈担任加笄。在古代,贵族少女受笄后,往往还要由专人教授婚姻生活所需的品德、礼貌、针线技艺等等。后世则一般由受笄者的母亲来负责教导此类知识。
笄礼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目前发现的笄的实物中,最早一件出土于河姆渡遗址。
三、衍生:将笄之年
十五岁为“及笄之年”,是对女性来说十分重要的人生阶段。由此还衍生出了“将笄之年”的说法,指的是女性的十四岁,意谓虽然尚未行笄礼,但从教育和心理上都应当做好笄礼的准备。
《红楼梦》中贾府上下为表达重视为薛宝钗庆生,庆祝的就是她“将笄之年”,即十四岁的生日。
如今传统文化复兴,不少人和地区也已经开始举办及笄典礼。不过,由于古今生产力情况不同,古代笄礼代表婚嫁节点的意味对于现代人来说并不实用。现代人的“及笄礼”更接近于西方文化中的成人礼,代表着这个人即将成为独当一面的成年人,要走上属于自己的全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