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资讯 > 二十四节气歌全文意思讲解***

二十四节气歌全文意思讲解***

投稿人:增缘分网 2023-08-29 04:28:35

一、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古代,人们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代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标志着季节的变化和气候的转换。而为了方便记忆,人们创作了二十四节气歌,以歌颂一年四季之美,也让人们更易于记忆每个节气的名称和涵义。

二、二十四节气歌的全文

立春雨水梅花开,惊蛰雷声蜗牛来。

春分万物皆有情,清明烈火踏青行。

谷雨蒲公英碧玉,立夏荷花满江汀。

小满蝉鸣禾苗长,芒种麦黄稻秧成。

夏至乌鸦南飞去,小暑篝火薰香炉。

大暑麦秋荞麦熟,立秋凉风鹰鸟恋。

处暑桂梓未离秋,白露寒蝉声渐收。

秋分老鸦归巢早,寒露蜻蜓凝霜毫。

霜降蟋蟀婷婷唱,立冬落叶动归心。

小雪寒蝉声由远,大雪飘零冬至深。

三、二十四节气歌解析

1. 立春:代表冬季结束,春季开始。这个节气在农历二月初四或五日。春天的开始,伴随着春雨和梅花的盛开。

二十四节气歌全文意思讲解***

2. 雨水:代表降水量增加,气温逐渐回升。这个节气在农历二月十八或十九日。雨水意味着冰雪消融,雪水成灾,防汛任务开始。

3. 惊蛰:代表春雷初鸣,蛰伏的生物被唤醒。这个节气在农历三月初八或九日。春雷惊蛰,代表着大地万物生机勃发。

4. 春分:代表春天的正式开始。这个节气在农历三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春分时节,地球南北半球受到的日照时间相等。

5. 清明:代表清明节,也是华夏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气在农历四月初四或五日。人们会在这个节日扫墓、祭祖、纪念先人。

6. 谷雨:代表降雨量更大,农作物进入关键时期。这个节气在农历四月十八或十九日。谷雨时节,禾苗稻苗与谷子麦子需要更多的雨水。

7. 立夏:代表冬春季节结束,夏季正式开始。这个节气在农历五月初五或六日。春夏之交,万物生长舒展,生机勃勃。

8. 小满:代表麦黄油熟,初夏已经到来。这个节气在农历五月二十或二十一日。小满时节,麦子已经进入熟期。

9. 芒种:代表稻穗渐成,麦子成熟。这个节气在农历六月初五或六日。芒种时节,麦子稻子都成熟,准备进入收割期。

10. 夏至:代表一个气候的转折点,夏季进一步加强。这个节气在农历六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夏至时节,白天最长,夜晚最短。

11. 小暑:代表热浪来袭,酷暑难耐。这个节气在农历七月初七或八日。小暑时节,天气开始炎热,白天酷热难耐。

12. 大暑:代表气温达到夏季的最高点。这个节气在农历七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大暑时节,天气最热,人们需要避暑消暑。

13. 立秋:代表夏季结束,秋季正式到来。这个节气在农历八月初七或八日。立秋时节,天气由热转凉,季节交替明显。

14. 处暑:代表炎热天气的缓和。这个节气在农历八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处暑时节,炎热天气有所减弱。

15. 白露:代表气温开始降低,露水加重。这个节气在农历九月七日或八日。白露时节,晚上露水较重,天气逐渐凉爽。

16. 秋分:代表秋季正式到来。这个节气在农历九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秋分时节,地球南北半球接受的日照相同。

17. 寒露:代表天气寒冷,露水更重。这个节气在农历十月七日或八日。寒露时节,天气更加寒冷,露水甚重。

18. 霜降:代表气温开始降低,出现霜冻。这个节气在农历十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霜降时节,气温急剧下降,霜冻开始出现。

19. 立冬:代表秋季转入冬季。这个节气在农历十一月初七或八日。立冬时节,气温开始急剧下降,季节明显转换。

20. 小雪:代表进入冬季的最初阶段。这个节气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小雪时节,寒冷天气开始加重,雪花初飞。

21. 大雪:代表冬季的正式开始。这个节气在农历十二月初七或八日。大雪时节,天气更加寒冷,伴随着大雪和飘雪。

22. 冬至:代表冬季气温的最低点。这个节气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冬至时节,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23. 小寒:代表冬季进一步加强。这个节气在农历一月初五或六日。小寒时节,天气更加寒冷,酷寒难耐。

24. 大寒:代表冬季的最后阶段。这个节气在农历一月二十或二十一日。大寒时节,天气最冷,人们需要做好保暖措施。

综上所述,二十四节气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通过歌颂季节与自然,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的传统文化,并且更好地感受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的美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