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与阴历多少年重合一次
历法是人类社会时间计量跟统计的基础之一,而阳历同阴历是两种主要的历法.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周期,把一年分为365天或366天,是世界上大部分使用的历法!
阴历则是以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周为周期,周期长度多为29.5天,是、韩国、越南、等东亚地区常用的历法。
然而,原因是两种历法的周期长度区别,造成了一些问题...通常采用阳历的西方世界总是感到困惑的是,复活节的日期总出现再各式各样的日子,这是因为复活节要再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庆祝,而春分的日期是根据阳历确定的,由此可见复活节日期变化很大。
另一方面,春节则是由阴历决定的,每年的日期也会为此而变化。哪么,这两种历法的周期长度到底是多少呢?以阳历和阴历多少年重合一次为中心,咱们来看这个问题的答案。
首先来说,根据计算,阳历的周期长度为365.2425天,而阴历则是29.5306天,比阳历短约11天左右。
这就说明,每年阳历超过阴历约365/29.5=12.36天左右!哪么重合一次需要多少年呢?根据所谓“朔望月纪元”,也就是以月球恒定周期为精确度之一,计算得到,阴历19年的总天数是6939天外加16小时595分36秒,约等于6940天,而阳历19年的天数为365.242519=6939.6025天,两者减之也就是约29.5天(估计是整数天减去小数天所得),就是阴历估计比阳历快了这么多天,因而19年后,阴历比阳历多走了一个月,为此每隔19年就会出现一次“止衡”现象,即阴历跟阳历吻合。
这种现象也就是俗称的“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对,也是阴历与阳历重合时的标志...这种阴历跟阳历的“衡”并不是每次都能准确地出现再某一年,这是是...造成的人为修建的历代闰月限制了何时没问题发生“衡”。
自秦朝开始,我国就实行了闰月制度,根据每年的月相情况来判断是否有需要增加一个月份,这样可以修正阴历与阳历之间的差距,令阴阳相合的时间更加准确!
其实吧,但是闰月的插入也不是固定的,必须根据精确的计算同判断来决定。再某些例外的情况下,闰月的插入还能出现两个甚至三个月的情况,这种情况叫做“闰大月”,对于阴历严格的历法来说,这是非常罕见的。
除了,阴历再许多其他也有应用。打个比方,伊朗、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中东采用的历法依据法,是一种纯粹的阴历。
这些也会遇到差不多的历法周期问题,反而它们所使用的历法还算固定,不会像历法哪样经常地修正跟改变。总之,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再,历法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阳历和阴历虽然有着有区别的周期长度,但是它们再不同的文化和地区都有着涉及面广的应用,对于生活和zhengzhi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

当然,要想再不同的历法之间切换或是转换也必须依赖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支持,这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增缘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