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吃元宵始于哪个朝代元宵节猜灯谜有何寓意
元宵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而元宵节吃元宵、猜灯谜是习俗之一。那么元宵节吃元宵始于哪个朝代,元宵节猜灯谜有何寓意?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月里几乎每天都是节日,小编专题给你罗列这些中华传统节日和节日习俗。
【元宵节吃元宵始于哪个朝代】
元宵节吃元宵始于哪个朝代?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
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
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猜灯谜有何寓意?
元宵节猜灯谜起源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添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
《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节猜灯谜寓意
猜灯谜是我国传统的娱乐形式,灯谜是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它运用艺术的手法和汉字的规律,着眼于字义、词义变化,常用一个词句、一首诗来制成谜语,因为谜语本身既能启迪智慧而且又特别有趣以达到娱乐的目的,所以深受大家喜爱。
什么是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人生运势有好坏吉凶之分,提前测算命运的运势走向,能够防微杜渐,扭转不利局势,人生过得更加顺利和光明。
测算人生十年大运可以点击下方的【精品测算】精准测算,预祝您终生顺遂!
【元宵节吃元宵寓意着什么?】
元宵节吃元宵寓意着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专家介绍称汤圆也称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
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
元宵节的过法
吃元宵元宵是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北方为滚元宵,南方为包汤圆。赏花灯是元宵节必作的一件事情,除燃灯之外,还可以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起源于上古时代。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元宵节吃元宵的寓意和由来是什么?】
寓意:喜庆合家团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
由来:
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
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也在此时流传开来。
元宵节的民俗活动:
1、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2、观灯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我国最长的灯节了。
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