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是什么意思 祭灶有哪些讲究
大家好啊!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到过小年祭灶,没有听过的朋友们肯定会觉得非常的疑惑,而且它还有许多不同的叫法,就比如说小年啊、谢节啊、灶王节啊等,其实祭灶的这个活动呢也可以被称为送神,接下来假如大家想了解更多的话就接着往下看吧!
【小年祭灶是什么意思】
小年祭灶的含义
祭灶节,也被称为小年、谢节、灶王节。祭灶的传统在我国民间信仰中俗称为“送神”,琉球语称为“御愿解”。在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晚上要放鞭炮。据说每年年底,灶君、太岁神与民间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尤其灶君会向玉帝禀告人间善恶是非,作为对人类奖惩报应的依据,故人们大多在此时奉拜家中诸神与灶君。
腊月二十三小年也被视为过年的开端,祭灶节在古代其地位仅次于中秋节,古时在外面做官、经商或读书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吃麻糖,以求灶神祈福、全家来年平安。
关于小年祭灶的讲究
1)祭灶时间不同,北方为腊月二十三,南方为腊月二十四。汉族民间还有“官三、民四、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老百姓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在二十五举行祭祀。
(2)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
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3)祭灶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
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
【祭灶神有什么讲究】
祭灶神的讲究如下:
1、忌女子祭灶
俗话说“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所谓的“男儿酌献女儿避”,讲的就是在小年祭灶的时候,女子要回避,让家里的主事男子祭拜灶王爷。
一是人们认为掌管灶火的灶神属火,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火又属阳,而柔弱的女子属阴,为了不冲撞灶王爷讲究男子来祭拜灶王爷。二是相传灶王爷是一位年轻俊俏的美男子,旧时人们讲究男女有别。
2、吃灶糖
民谣有“二十三,糖瓜粘”,在祭拜灶王爷的供品中糖瓜也是必不可少的。糖瓜也被称为“灶糖”,用麦芽糖制成,有的地方还会在表面撒上芝麻,吃起来香甜可口,但略有些粘牙。人们利用“灶糖”香甜且粘牙的特点,将其作为祭拜灶王爷的供品,希望灶神吃了之后嘴巴变甜了或者被黏住了,向玉皇大帝复命时只能多说好话不说坏话。
3、打扫尘土
小年的到来,也就预示着距离春节越来越近了,人们除了要准备年货之外,也要记得打扫卫生。将家里的里里外外都清理干净,像被褥、床单等拆掉换洗、掸去墙角的蜘蛛网和尘土,擦拭玻璃等,去除家里积攒了一年的灰尘。
4、贴窗花
小年之后,年味越来越浓了,各家各户都开始准备红色的窗花、喜庆吉祥之物来装点屋里屋外。按照老传统一些手巧的老人还会领着家里的小辈一起剪窗花,有简单的福字窗花,也有复杂的生肖窗花等,剪好之后贴在窗户上,增添喜庆的节日氛围。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不会剪窗花,但可以买上几张窗花来张贴,增添喜庆氛围。
5、烧掉灶王爷的画像
灶王爷画像通常张贴在灶台旁,经过一年的烟熏火燎,画像已经被灶火熏的黢黑变旧,在祭拜灶王爷的仪式完成之后,要将旧的灶王爷画像揭下与用稻草扎的草马一起烧掉,表示送灶神升天,这个过程叫作“辞灶”。等到除夕那天在原位置张贴上新的灶神画像,寓意请灶神回家,民谚“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说的正是如此。
【祭灶有什么讲究】
祭灶节讲究有:祭灶王、扫尘土、剪窗花、贴春联、当洗浴、宜婚嫁等。
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祭灶是一项在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渊源演变。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释名:灶。造也,创食物也。
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
祭灶节的来历和习俗:
祭灶节在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
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
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这便是祭灶节的来历。
祭灶节,民间讲究,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