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文化 庙会的表现
庙会文化是一个地方文化的交融,在庙会举办期间人们前来参加庆祝,可以说庙会我呢华是历史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庙会作为社会风俗的一种方式,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原因,庙会跟宗教之间也有着一些密切的联系。那你知道我国的庙会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地域文化吧!
【庙会文化的流传】
东汉时佛教开始传入我国。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也逐渐形成。
它们互相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生存竞争,在南北朝时都各自站稳了脚根。而在唐宋时,则又都达到了自己的全盛时期,展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戎、水陆道场等等。佛道二教竞争的焦点,一是寺庙、道观的修建。二是争取信徒,招徕群众。
为此在其宗教仪式上均增添了媚众的娱乐内容。
如舞蹈、戏剧、出巡等等。这样,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而且许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随喜添趣。
为了争取群众,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庙观的方式扩大影响。北魏时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动就是如此。所谓“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释迦牟尼诞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阳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时,佛像有千余尊。
出行时的队伍中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并渐次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风才衰落,很少见于记载。
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们还在寺、观中举办道场,定期进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动,坐等信徒俗众前往斋戒听讲,顶礼膜拜。
原来属于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其活动也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进行。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这样,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
而这些宗教活动逐渐世俗化,也就是说更多的是由民间俗众出面协商举办。这种变化,不仅大大增添了这些活动自己身上的吸引力和热闹程度,也使这些活动中的商贸气息随着群众性、娱乐性的加强而相应增添。
在宗教界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协助下,使庙会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虽然这一时期的庙会不论从其数量还是规模,在全国都已形成蔚为大观的局面,但就庙会的活动内容来看,仍偏重于祭神赛会,而在民间商业贸易方面相对薄弱。
庙会的真正定型、完善则是在明清以至于近代。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我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
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添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但各地区庙会的具体内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庙会文化是一个地方的代表,庙会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逐渐完善普及起来。庙会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集市,也就是通常的贸易往来,参加贸易的人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也有举行各种文化表演。
【汉族庙会是怎样的?】
提起我国古代的庙会,很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庙”,认为“庙”就是道观寺庙。“庙会”就是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的活动。其实,这种理解只是庙会的后起之意,上古时期并非如此。
关于“庙”的产生,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认为始于轩辕黄帝。他说:“帝(按:指黄帝)升天,臣僚追慕,取几杖立庙,于是曾游处皆祠,此庙之始也。”可见三代时的“庙”是统治阶级祭祀祖先的地方。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庙,尊先祖皃(mào貌)也。”清人段玉裁注解说:“古者庙以祀先祖,凡神不为庙也,为神立庙者,始三代以后。
”也可说明夏、商、周时代的庙,只是帝王、贵族祭祀祖先的场所。《左传》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说**大事就在打仗和宗庙祭祀。这种庙祭。一般的平民百姓是不能参与的。上古的“会”也不是一般百姓的所谓“聚会”,而是指天子与诸侯或诸侯与诸侯之间定期或不定期所举行的会见。
即《左传》所谓:“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外交活动。《周礼·春宫·大宗伯》说:“诸侯时见曰会。”这种“会”,需在天子或盟主的宗庙中进行,首先对先王或祖先进行祭祀仪式,以明君臣、远近之礼,再进入会见的主题。
这里“庙”与“会”虽然偶然地合在了一起,但这种“庙会”是隆重的社会科学活动,与后世庙会的含义并不一致。
后起的庙会,从本质上讲,是指由宗教节日的宗教活动引起的,并包括这些内容在内的,在寺庙或其附近举行酬神、娱神、求神、娱乐、游艺、集市等活动的群众聚会。庙会最初的功能在于娱神,然后逐渐增加了娱乐的和经济的功能,到隋唐时期发展得较为完善。这些功能的形成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我们知道,佛教和道教在唐宋时蓬勃发展,众多的寺庙、道观修建起来,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
第一,“行像”活动。从北魏时就盛行。所谓“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又称“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释迦牟尼诞日都要举行“行像”。
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阳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佛像多的时候有干余尊。出行时的队伍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精彩纷呈,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并渐次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风才衰落,很少见于记载。第二,举办道场,进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动,坐等信徒俗众前往斋戒听讲,顶礼膜拜。
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这样,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早期庙会因此形成。这时的庙会,祭祀活动是主体,隆重而热闹,集市交易活动是衍生物。庙会的进一步繁荣则是在宋代以后,一直到近代,它随着民间寺庙的不断增加,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众多在规定的日期内在寺庙及其附近举行的集市,成了老百姓的主要的购货市场,宗教活动倒是次要的了。庙会也因此得名“庙市”,成为我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遍布南北各地。
庙会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民俗现象,它的功能已经演变得相当复杂,归纳起来有如下几项:它无论对参加者还是观看者的精神都能起到放松和调节作用,表现出原始的狂欢精神,能娱乐大众身心,促进交流;它的举办对传统文化的汇聚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商品贸易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护国寺逛庙会成了城乡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以经济文化中心北京的庙会为例:北京的庙会有的是一年一度,有的一个月内就有数天,会期除固定的,还有不定天数的。比如清末民初的会期:每月逢九、十、一、二是隆福寺,逢三是土地庙,逢五、六是白塔寺,逢七、八是护国寺。再加上正月初一开庙的东岳庙和大钟寺(一般开庙10天到15天),初二的财神庙,十七、十八的白云观,三月初三的蟠桃宫等等。
各类庙会几乎天天有,有时一天还不只一处,所以说北京又是庙会的天下。想把所有的庙会详尽地统计起来实在是不太容易。这里举出老北京的几个典型庙会:一、西城区成方街一带的都城隍庙会。庙中供奉着守护北京城池的神仙——城隍老爷。
明代时都城隍庙的庙会规模相当可观。二、宣武门外下斜街路西的土地庙庙会。每月逢三有庙会,以商业活动为主,木器竹器是其特色。三、北京阜成门内大街路北的白塔寺庙会。
在农历每月五、六两日举行,也是北京主要庙会也一。《旧京琐记》里有记载:“……有期集者,逢三之土地庙,四、五之白塔寺,七、八之护国寺,九、十之隆福寺,谓之四大庙市,皆以期集。”庙会期间的木碗货摊、蛐蛐罐、蝈蝈葫芦、鸟笼子市场是其特色。四、北京西城西四牌楼之北,护国寺街西口内路北的护国寺庙会,在农历每用七、八两日。庙会上货摊多,货物齐,在这里不仅可以买货,还可以听相声,看杂耍,吃、穿、用、玩应有尽有。
庙会上玉器摊、饽饽铺和扇子铺是特色。五、北京东城东四牌楼之西的隆福寺庙会。其规模居京城庙会之首,在每月之九、十两日。该庙会上珠宝玉器、文玩古董、雕漆买卖很兴旺。
最具特色的是隆福寺小吃,多种多样,随季变换,受人欢迎。六、北京和平门外厂附近的厂甸庙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老北京春节期间游人最多、最热闹的地方。它是由看灯逐渐形成的,从乾隆年间起规模就相当可观。
庙会上各色货物五花八门,无所不有。七、北京西便门外,复兴门外白云路之东的白云观庙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九日,以宗教活动为主。白云观是北京最大的道观,号称“全真第一丛林”。白云观正月开庙的主要活动有“摸石猴儿”、“打金钱眼”、“寻找命星”等等。不过,上述庙会现在仅存厂甸和白云观两处,甚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