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资讯 > 七夕节小知识-七夕节物风俗知多少 七夕节有哪些习俗呢?

七夕节小知识-七夕节物风俗知多少 七夕节有哪些习俗呢?

投稿人:增缘分网 2025-08-30

是我国历史十分悠久的,普天下有情人们在这一天互诉衷肠,单身人祈求真爱到来,各地民众在这一天要进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既歌颂了美好的爱情,又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跟向往。

那么就让各位来了解 - 七夕节物风俗知多少。

【七夕节小知识:七夕节物风俗知多少】

祭月之仪

夏人的文化里上古遗传的祭祀月神,多在朔日 - 等于一七、二七,有认为盛于汉代的十五祭月 - 也是对二七日的小小修正。

古时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习俗,在传统文化里、月亮始终是女子的祥瑞。她们总对月祈愿或倾诉心事。

古来自有女子拜月的传统~特别是是七夕、中秋。

貂蝉祭月的传说大约是最动人的画面了...

婚育恋曲

传统文化里~爱情基本上都要与婚育相连。在七夕的节物风俗里,这两件事的关联是很自然的...

是古老的汉族节日,先人于朔日祭月,本身就是一种乞求繁衍生息意愿的反映、盖因月之盈长暗喻了长生跟兴旺!

夏历之尚七习俗孑遗下来,发展作为生长、长生的标志,而七月七更是长生又长生 - 为此这一日被称为“人日”.

七夕前几天人们利用若干种植物~如小麦、绿豆、小豆、豌豆等,放在器皿浸水,生芽数寸后,于七夕即日用红蓝彩线束扎起来,以...的身份一种得子得福的标记!

说实话、还用蜡塑不同种类的形象~放在水上浮游~说真的是生育信仰之一种。天河夜话

七夕兰夜 - 许多少女会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 - 传说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 - 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在社会风气开放的时代~也有情人们携手一起躲在瓜棚下偷听天河私语的。

拜织女会

这是七夕节女眷们的聚会~叫做“拜织女”。

少女、少妇们大都预先与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 - 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 - 桌子上置茶、酒...

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

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得斋戒一天,待到沐浴停当 - 准时都到主办者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

想起来真是,玩到半夜始散。

【七夕节有哪些习俗呢?】

我国各地的七夕节习俗各有不同,爱恋当中的人们一定少不了要准备好玫瑰花同巧克力送给自己的另外一半,七夕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要我说啊,那么大家知道七夕节的习俗都有哪一些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我国七夕节的习俗!

1、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好些形象,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 - 称之为“水上浮”。

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 - 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七夕节小知识-七夕节物风俗知多少 七夕节有哪些习俗呢?

2、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依其说法 - 在汉代就已经有了七夕夜晚女性们聚在一起比赛穿针的风俗 - 主要是宫廷中都年年开展这一活动...

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明确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瑜石为针。

”由之可知,这一风俗至晚在南北朝时代(公元420-589年)已经确立,甚至说不定上溯到汉代...

在乞巧风俗中,针是一种不一般的节日道具,是古代女孩子必须会用的,做“女红”即针线活儿的必备.

古代有专门用于七月七乞巧的针,这种乞巧“专用针”的针孔较大,有的还不止一孔,有双眼、五孔、七孔,多的达到“九孔”。

七月七当晚,要是能顺利穿针引线就是“得巧”了。女子比赛穿针,她们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得越快 - 就说明谁乞到的巧越多!

不瞒你说,穿得慢的称为“输巧”.“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

3、喜蛛应巧

所谓“喜蛛应巧”、就是把一些瓜果食品以香瓜、黄金瓜、巧果、花生、红枣等为主...

放在果盆上~这多数时候是在穿针乞巧前已由大人们作了准备.“穿针乞巧”以后~大家都睁大眼睛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结网,谁先发现,谁就大吉大利!

这事儿说来话长,

所谓喜蛛,原本是一种米粒大的小蜘蛛,夏秋之交 - 在一些花草树木上,常能见到,偶尔有一只爬在人身上或被人发现在屋内、都说是喜事之兆~一般都会被很小心地放生、大家都不会轻易弄死它。

但果盆上要有这种喜蛛的踪迹、可是也不容易,有时为了早点分到瓜果 - 孩子们中总有一人会偷偷捉一只放在果盆上!

大人们其实也知道~睁一眼闭一眼的、在孩子“发现”喜蛛的欢呼声中 - 边把瓜果分到各人手中,边说道:”吃吧,吃吧,年年有巧~年年有巧.

不瞒你说,

4、晒书、晒衣

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

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

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立即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

说实话,司马懿只乖乖地遵命回朝。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心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唯有…才能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

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

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绫罗绸缎、光彩夺目。

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

如今,七夕乞巧节已经逐步演变成情人佳节 - 大家在这浪漫的日子里 - 表达着对家人的爱。

祝大家七夕快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