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资讯 > 春节风俗习惯

春节风俗习惯

投稿人:增缘分网 2023-03-20 15:46:00

在古代,人们从年底的二十三、二十四个祭祀灶开始“忙碌的一年”,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新年。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通常要到正月十五才结束。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是什么?

【春节期间的传统风俗习惯有哪些】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这日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过去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针对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

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春节风俗习惯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大年初九,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

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

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元宵节),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新的一年的到来,你新一年的运势如何?会遇到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做才能获得好运?,为你全面分析新一年各方面的运势发展,为你量身打造的助运提醒,助你趋吉避凶,掌握好运关键!

【过春节有什么习俗】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岁节(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春节的来源:

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人们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春节的习俗:

一、洒扫除尘

据《吕氏春秋》记载, 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 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迎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里里外外都干干净净的。

二、挂年画

挂年画是 春节特有的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

新年里,将年画在门上或挂在壁上。由古代贴门神演变而来,原为驱邪,后变成烘托新年热闹气氛和表达人们欢乐的情绪。

三、写春联贴门神

春联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宋代时,人们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后来,人们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除了春联外,不少地方也保留着贴门神的习俗。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而由于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自此,以这两位名将作为门神的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四、年夜饭

除夕晚上,全家老小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

年三十的饺子一般要在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晚上子时再吃,因为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开始。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五、共饮屠苏酒

什么是屠苏酒呢?屠苏是一种草名,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的,饮屠苏酒的风俗则是经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每年腊月,孙思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此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人饮屠苏酒的方法很独特,平常饮酒是年长者先饮,而饮此酒是从年少的小儿饮起,年长者在后,每人只饮少许,古人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

六、守岁

晋周《风土记》:“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七、压岁钱

对于小孩子来说,春节期间最开心的就是来自长辈们的压岁钱。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压岁钱的寓意为压祟、避邪,祝愿孩子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八、穿新衣

正月初一穿新衣,是历代注重的一个过年习俗。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里说,正月初一“长幼悉正衣冠”。古时荆楚地区的人们在初一早上鸡刚打鸣就起来了,首先在庭院前燃放爆竹,以震慑山妖***怪,然后穿上新衣服的全家老小按长幼顺序相互拜贺。

过年了,穿新衣,不仅寓意着新的开始,也蕴含着求吉避凶的美好心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