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寓意着什么意思
九月初九,当太阳和月亮在第九天相遇时,它被称为“重阳”,因此被称为重阳。同时,两个阳数结合在一起,因此被称为“重阳”。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什么意思?
【重阳节的寓意是什么意思】
重阳节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 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
重阳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时节,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每到九九重阳这一日,各地都有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爱情、锻炼身体的活动。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重阳节其民俗活动甚多,文化内涵丰富。
1989年,我国机构将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2012年12月28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renquan 益保障法》,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在传承发展中,重阳节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世代流传,设宴敬老、饮宴祈寿主题逐渐和 传统孝道伦理相融合,成为当今重阳节日活动重要主题之一。
【重阳节的寓意是什么】
??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的传统佳节——重阳节。重阳节是一个有着多重美好寓意的节日。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一、从重阳节之名的来历看重阳节的寓意
??重阳节的名称来自于《易经》,是根据《易经》中的记载而来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而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共有两个“九”,这叫两九相重,所以叫作重阳。
??而在民间,则称之为“重九”,并且取“九”在数字中最大、最长、最久之意,又结合“九九”的谐音“久久”,从而赋予“重阳”为长久、长寿的美好寓意。
??由此可见,我国在古代就有在重阳节“敬老”的习俗。
?????
二、从重阳节的习俗来看重阳节的寓意
??据汉代资料记载,在农历九月九日,有佩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他们说这样做可以“令人长寿”。这就说明,在汉朝的时候,重阳节就已经有了“求寿”的风俗与含义了。
??其实,不管是插茱萸的习俗,还是饮菊花酒的习俗,都是为了驱邪治病,说到底就是为了求得长寿。
??关于饮菊花酒习俗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故事。
据说汉高祖刘邦死后,他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戚夫人身边的宫女贾佩兰也被赶出宫门,嫁给一个农夫为妻。她将宫内的重阳习俗在乡间传播开来,适应了当时人们重阳节求长生的心理,渐渐形成了全国的重阳风俗。
??由此可见,重阳节还有追求长寿的美好寓意。
人们希望延年益寿,这是一种良好的心愿,并将其寄托到节日之中去,表明这是将其当作一种美好的理想来追求的。
??在古代,重阳节还有着登高的习俗。古人认为,上山登高是可以躲避灾祸的,此时也正好是山间的野果药材成熟的季节,爬山登高就有着追求健康、收获希望的寓意。
??重阳节还有着吃重阳糕的习俗,因为“高”与“糕”是谐音,吃“重阳糕”就寄寓着步步高的美好意义。
三、从现代角度来看重阳节的寓意
??由于重阳节在古代就含有长寿之意,同时这也是一个尊老敬老的节日,于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尊老敬老”的美好寓意就越发明显。
??公元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从而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使得重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如今,重阳节还被人们称为“老人节”。重阳敬老的习俗成为了新的时尚了。
??最后说一句,重阳节到来之际,在尊老敬老的同时,也不要忘了重阳节的其他习俗与美好寓意,比如追求健康长寿,到户外享受赏菊带来的美好感受!
【重阳节的寓意是什么?】
重阳节的寓意是敬老,团圆。重阳节象征着吉祥,幸福,光明。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古代九是一个非常尊贵的数字,与汉字久同音,表达了人们希望生命长久,长寿的美好愿望。现在的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让人们尊老,敬老,爱老。
重阳节的由来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
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恰逢金秋时节,菊花盛开,相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以爱菊出名。
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貌似陶渊明。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重阳赏菊之习尤为盛行,但已不限于九月九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