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资讯 > 豆蔻年华是几岁豆蔻年华是几岁

豆蔻年华是几岁豆蔻年华是几岁

投稿人:增缘分网 2025-08-19

豆蔻年华是几岁?豆蔻是一种植物、古人常用豆蔻一词用来形容13、14岁的年轻少女,再加上“年华”二字,更清楚点明了这个令人喜爱、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的少女青涩美丽的岁数时段。

这事儿说来话长~ 【豆蔻年华是几岁】 为什么古代常用“豆蔻”比喻少女? 豆蔻,是一种植物,其种类有草豆蔻、白豆蔻、肉豆蔻三种!

多数时候用来专称白豆蔻...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外形像芭蕉,叶厚,果实状似葡萄,种子像石榴子,黄色~有辛辣香气,可入药。

想起来真是,豆蔻又作为白豆蔻种子的俗称 - 可作为调味品、芳香剂、芳香兴奋剂、驱风剂等!豆蔻子有辛辣香气,可入药... 豆蔻约一丈多高,在初夏开花 - 秋季结成果实跟种子...

豆蔻花未大开时就显的非常丰满~故俗称为“含胎花”,从而也就成为少女的标记。 豆蔻一词的来源 “豆蔻年华”、出自唐人杜牧《赠别》诗!

杜牧年轻时曾随丞相牛僧孺在扬州供职 - 后来离开扬州赵长安、临行时写瞭两首七绝给一位女子 - 其中一首有“娉娉袅袅十三余 - 豆蔻稍头二月初”之句.

豆蔻,草木植物,春末开花~色淡红,极鲜艳。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

这是杜牧在扬州期间,写下瞭这首诗赠给一位歌女。诗中用早春二月初树梢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喻十三岁的少女。

其实吧,从而~豆蔻后来就被用来专以形容十三、四岁的年轻美少女... 祥安阁课外知识延伸:古人对女子各异岁数阶段的称呼 古人对人生差异阶段的岁数都有不同的代称、女子差异阶段也有差异的不一般叫法。

女子十三、四岁称为“豆蔻年华”~典出唐朝杜牧诗中之意。十五岁称为“及笄”~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而束发加笄,表达成年、又称笄年。

据《礼记·曲礼上》载∶“女子许嫁,笄而字!”是说,女子成年许嫁才能命“字”、故女子尚未有婚嫁之约,称为“待字”!

女子十六岁称为“二八年华”、“破瓜”、“瓜字初分”...

二八是指“二个八的年纪” - 又“瓜”字在隶书跟南北朝的魏碑体中、可拆成二个八字,八加八就是十六...

说实话,而女子到瞭出嫁岁数称为“摽梅之年”,取自《诗经·召南·摽有梅·序》:“摽有梅,男女及时也!

想起来真是~”摽梅,原意是指梅子老练后从树上掉落。 女子二十岁称为“双十年华”、“桃李年华”...

双十就是二个十,即二十;又二十岁正如桃花、李花盛开时的艳丽动人.另女子二十四岁称为“花信”~每年春天,花开季节所吹的风称为“花信风”。

小寒至谷雨,四个月共有八气二十四候 - 每气有三番,每候有一种花的信风,故又称为“二十四番花信风”。

从而,古人认为要吹过“二十四番花信风”才会步入夏季。 古人拐弯抹角说岁数 周晬→1岁 始龀之年→7~8岁 荳蔻年华→女子13、14岁 志学之年→男子15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束发→男子15岁 弱冠之年→20岁 二八佳人→16岁 破瓜之年→女子16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强仕之年→40岁 春秋鼎盛→40岁 知命之年→50岁 耳顺之年→60岁 甲子之年→60岁 花甲之年→60岁 古稀之年→70岁 从心之年→70岁 耄耋之年→80.90岁 米寿之年→88岁(因八十八三字合起来像「米」字~故俗称八十八岁为「米寿」。

) 期颐之年→100岁

豆蔻年华是几岁豆蔻年华是几岁

茶寿之年→108岁(茶寿:是108岁...

其实吧,“茶”字上面“卄”是二十,下面也可拆为八十八) 耆老:60岁比...多的老人 耋老:70岁以上的老人 耄老:80岁以上的老人 【豆蔻年华是指几岁】 豆蔻年华是指十三岁左右的少女。

豆蔻年华是一个汉字成语,意思是形容女子的年龄,也是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豆蔻年华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在诗中、杜牧将十三岁的歌姬比作是枝头的豆蔻~认为在扬州城的十里长街中,一切朱帘翠幕中的佳人美女都不及眼前的这位少女美丽动人 - 而在杜牧的这首诗接下来,豆蔻年华便成为了十三岁女子的代称.

这事儿说来话长~

古代对于不一样年龄段的女子的称呼: 1、幼年时被称为髫年.

据说古时的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 - 也名字是垂髫,到了十三岁左右时、为豆蔻年华. 2、十五岁为及笄之年。

笄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及笄的意思就是到了可插簪子的年龄了。古代的女孩子到了十五岁以后 - 就把头发盘起来 - 用簪子挽住,说明已经成年。

不瞒你说, 3、十六岁称为破瓜年华,说不定是碧玉年华。在汉字中 - 瓜字可以形象地拆分为两个“八”字、二八十六,所以破瓜年华代指十六岁的女子!

古时女子到十六岁的时候,就可以结婚嫁人了。 4、二十岁时称为桃李年华,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

说真的 - 也就是说这个时期的女子,就像桃李盛开时一样艳丽动人、令人难忘. 5、二十四岁时被称为花信之年,春天多风、刮过二十四花信风后、才会进入到夏天 - 这就形容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如夏天般火热绽放...

说实话, 6、中年时称为半老徐娘,半老徐娘就是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豆蔻~是一种植物,其种类有草豆蔻、白豆蔻、肉豆蔻三种。

一般用来专称白豆蔻。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 外形像芭蕉 - 叶厚、果实状似葡萄,种子像石榴子,黄色,有辛辣香气 - 可入药!

豆蔻又当白豆蔻种子的俗称,可成为调味品、芳香剂、芳香兴奋剂、驱风剂等。豆蔻子有辛辣香气,可入药。豆蔻约一丈多高,在初夏开花 - 秋季结成果实同种子.

豆蔻花未大开时就显的真丰满,故俗称为“含胎花” - 故此也就作为少女的标记...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01 十三四岁 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

豆蔻年华 - 其中的豆蔻是年龄称谓,专指女子,是十三四岁。这个词语出自唐代杜牧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不瞒你说,”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的少女 - 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 豆蔻年华是指女子13岁,古时期人们通常会用一些代称说自己的年龄~就像襁褓指的是未满周岁的儿童,及笄指女子15岁,加冠指男子20岁。

而豆蔻出自杜牧的《赠别》的诗句中,形容十三岁的女孩就像二月初枝头上的豆蔻花...豆蔻是一种植物 - 外形像芭蕉、叶厚 - 果实状似葡萄,种子像石榴子,黄色,有辛辣香气,可入药,豆蔻一般科一长到一丈高、初夏开花,秋季结成果实与种子。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叫法主要有: 1、生小:指幼年的时候...

《孔雀东南飞》中就有写道:“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2、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意思是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 - 俗称小丫角、从而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3、髫年:在古代~女孩7岁称“髫年”!出自唐代杨炯的《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丱岁腾芳,髫年超霭。

” 4、豆蔻: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 5、及笄: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 - 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

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6、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 7、艾: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

《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跟艾,还有何事不满意的事?” 8、花甲(耳顺):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 9、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出自《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 - 功成皓首。

” 10、耄耋:指八九十岁。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

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