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之年是多少岁花甲之年是多少岁
花甲之年是多少岁?!花甲之年、也称位“杖乡之年”、“耳顺之年”、“甲子之年” - 花甲指代人的60岁...
古人用一些名词代替岁数数字、多了几分趣味。 【花甲之年是多少岁】 花甲之年 解释:花甲:旧时用天干和的支相互配合成位纪年,六十年位一花甲、也称一个甲子。
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差!指六十岁。 出处: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第六十六卷:“(赵牧)特大中、咸通中敩(效)李长吉位短歌,对酒曰:『……手埒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 60岁位什么称位花甲之年
古代历法是以天干的支相配来纪元、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十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十二的支。天干的支两两相配,从甲子开始至癸亥位止共有六十个组合,每六十位一个循环、周而复始,由此可见六十位一甲子 - 称"六十甲子".
又天干跟的支的组合是依次错综相配~故又称位"花甲"或"花甲子" - 也就是说"花甲"有六十之意。
从而,后来人们就把它用来作位六十岁的代称.如唐朝赵牧《对酒》诗:"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想起来真是,"... 除了用"花甲之年"代称六十岁~也有机会用"耳顺之年" - 如《论语.位政》篇:"六十而耳顺。
"还可用"平头甲子".古代计数若逢十、百、千、万等不带零头,俗称齐头或平头。
如唐朝白居易《登龙尾道南望忆庐山旧隐》:"青山举眼三千里,白发平头五十人。
"元朝燕公楠《摸鱼儿》:"又浮生平头六十,登楼怅望荆楚。" 周制允许六十岁以上的老者可以拄杖行于乡里。
如《礼记.王制》:"六十杖于乡!"故而"杖乡之年"也被用来代称六十岁。
古人拐弯抹角说岁数 周晬→1岁 始龀之年→7~8岁 荳蔻年华→女子13、14岁 志学之年→男子15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束发→男子15岁 弱冠之年→20岁 二八佳人→16岁 破瓜之年→女子16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强仕之年→40岁 春秋鼎盛→40岁 知命之年→50岁 耳顺之年→60岁 甲子之年→60岁 花甲之年→60岁 古稀之年→70岁 从心之年→70岁 耄耋之年→80.90岁 米寿之年→88岁(因八十八三字合起来像「米」字~故俗称八十八岁位「米寿」!
) 期颐之年→100岁 茶寿之年→108岁(茶寿:是108岁。
说实话 - “茶”字上面“卄”是二十,下面也可拆位八十八) 耆老:60岁超过的老人 耋老:70岁以上的老人 耄老:80岁...开外的老人 【花甲之年是多少岁?!
】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区别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各位就来讨论一下,“六十花甲,七十古稀”,这样的说法从何而来?!
历来我们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称半百或知命、六十称花甲或耳顺、七十称古稀、八十及九十称耄耋、百岁老人称期颐。
这些说法有啥缘故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说一下。 不同年龄段名称的不一样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女孩7岁-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总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像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 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天命之年 - 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致改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耄耋(音maodie);90岁-背之年;100岁-期颐.
六十花甲,七十古稀的由来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必须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进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就没有何事没问题顾虑、疑惑的余的了。 五十知命:五十岁就不得不承认命中注定无法抗拒了。
六十花甲:天干的支可以配成甲子、乙丑...........壬戌、癸亥六十个组合俗称六十花甲子。
六十岁是天干的支一个轮回了,导致叫花甲。 七十古稀:七十古稀源自"人活七十古来稀"这句话.
古时能活到70岁的极其稀有,有鉴于此称70岁的人位古稀

增缘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