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日是几月几日哪年开始执行
你猜怎么着?以防震减灾日是几月几日那年开始执行是一个日益首要的话题,本文将从历史渊源、意义、标志、传播、防灾知识普及与防震减灾日活动开展6个方面详细阐述,帮助看本文的人更好地理解跟认识这一重要的科普日.
以防震减灾日的开展,是贯彻“安全第一”方针,加强人民防空建设,增强公民安全意识,提高防震减灾能力的必要举措.
历史渊源1996年的“5.12”汶川大地震震惊全国,震后的灾难无情地夺走了数万人的生命,震区的地震灾害加剧了在防震减灾方面的重视程度!
为提高全民的防震减灾水平,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加强防震减灾领域宣传教育工作,得一个举足轻重的科普日来传播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于是“防震减灾日”应运而生...
第一届全国防震减灾宣传日是于2001年11月22日在北京市举行的,国务地同意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从2002年起,5月12日变成每年的全国防震减灾日。意义全国防震减灾日是一项极具意义的日子,它的存在有助于加强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与预防能力,提高幸存者、救援者同重建者的抗震能力,结果达到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的目的。
除此之外,全国防震减灾日还有利于促进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地震预警跟减灾救援体系的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发展,有主要的现实意义和以后的日子发展前景。
标志全国防震减灾日的标志由地震局设计,全标高度18毫米,宽度20毫米,由一个地球球体是...合起来的,以标记地震动力来源。
球体中心处有一个刻有“防震减灾日”的芯片模块,代表着现代科技技术的应用,并配有地震局的标志!传播对于全国防震减灾日的传播,地震局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它主要承担起和全球地震联合系统及其他地震单位合作,进行地震预警跟信息发布反应的组织、地震活动预报及动态监测的学习工作。
防灾知识普及为了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同能力,各地将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包括广播电视、互联网与报刊的宣传报道,应急广播、短信、微信与手机应用软件的传播,以及地震灾害避难演练、紧急救援演练和科普展览等一系列活动,不但让公众及时了解相关防灾知识与技能,更贴切地感了防灾减灾实际效果...
防震减灾日活动开展全国防震减灾日的活动开展形式多样,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防震减灾宣传、防震减灾演练、防震减灾科技展览、防震减灾专家讲座、防震减灾知识问答、防震减灾应急演习、防震减灾文化创意展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公众及时了解相关知识跟技能,提高自身防震减灾技能同能力,接着达到减少灾害损失的目的。
在全面推进军民融合的新时代,科技创新,应该主动融入到的各项事业中,始终服务于人民群众,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贡献力量。
《全国防震减灾日》的开展,正是眼下科技向基层延伸的关键标志,具有首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