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资讯 > 火把节是什么时候 火把节哪些传统

火把节是什么时候 火把节哪些传统

投稿人:增缘分网 2024-06-26 13:17:29

火把节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的时候,当地通常都是十分的热闹,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那么火把节今年是在什么时候举行,火把节有哪些的传统,关于这些,你是否都清楚呢?不妨和小编一起来火把节栏目,了解一下详情吧!

【火把节是什么时候】

火把节

2018年08月05日星期日(戊戌年(狗年)六月廿四,距离农历2018年火把节还有136天)

火把节,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云南少数民族(例如彝族、白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节期通常是农历的六月二十五,也有在六月二十四过节的。传说在南诏时期,蒙舍诏皮逻阁想吞并其他五诏而密设松明楼于大理城西,然后以祭祀知名邀请五诏诏主赴宴。

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彝、白、僳僳、佤、布朗、纳西、拉祜、普米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各地节期不一。云南白族、彝族通常在每年6月24日前后。贵州的彝族则多在6月初6。

邓赕诏皮逻登的妻子白洁夫人聪明绝顶,早就猜到皮逻阁的阴谋而劝阻丈夫不要赴宴。结果皮逻登执意不听,被烧死在松明楼,白洁夫人根据她给丈夫带的铁镯而辨认出皮逻登的。后来皮逻阁想霸占白洁夫人为妻,白洁夫人在为丈夫守孝一百天之后,跳入洱海自尽。

当地民众为了纪念白洁夫人,把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定为火把节,流传至今。

每逢火把节,彝族、白族家家户户门前都要竖起一个火把。在广场***堆砌起一个宝塔形火炬。选一根三、四丈高的青松立在中间,四周用于柴分层堆砌成宝塔形,顶端放一根挂满红花、白饼、海棠的翠木。傍晚,男女老少手持大小火把,随锣声、号角声汇集于广场,将树塔点燃。

顿时火光冲天,干柴烈火僻啪作响,与锣鼓声、欢呼声汇成一片,震撼山岳。

小结:火把节是在今年的八月零五日,节日来临的时候,就会有用火来赴宴的说法。火把节的时候,人们会围着火把载歌载舞。

相关推荐:

彝族火把节 彝族人火把节怎么过

火把节的风俗和节日具体有哪些

火把节是什么时间 2018年是什么时候

火把节又叫什么 节日什么时候举行

【火把节的风俗及寓意】

火把节的风俗有接点火种、耍火活动、祭颂火神、运动项目(斗牛、摔跤)、选美、篝火晚会。火把节通过以一年为周期生产时序象征,来强化人们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时间观念。

它主观上采用敬天祭祖、送火把等仪式,在客观上起到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

一、接点火种

生活在云南的白、彝、普米、纳西等民族,把6月24日定为传统的火把节,举办各种活动欢度,种“太阳”。每到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种“太阳”活动。?

二、耍火活动

火把节是什么时候 火把节哪些传统

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三、祭颂火神

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

据传,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潜入天宫盗来了火种,并以自己的身体当火炬把火种引到了人间,为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带来火种这天定作祭颂火神节。?

四、运动项目

1、斗牛:

一声洪亮的牛角号响起,两头公牛怒目圆睁,相向而来,一声低吼,两对特意削尖的牛角猛然相撞。

四周观众呐喊助威,牛得到激起和鼓励,时而边疆猛攻,时而力敌相峙,时而血花飞溅,时而伺机反攻。胜利的牛头颈披红戴花,由主人牵着绕场一周,由此身价倍增。?

2、摔跤:

摔跤活动在彝族很盛行,分绊脚和不绊脚两种,以摔倒为输;不同村寨推选最强壮而有能耐的摔跤能手进行比赛,获胜者除了获颁奖品外,他们自己的村寨还另以酒、羊、牛等美食来庆祝和鼓励。?

五、选美??

彝族人世代爱美,追求美,“选美”自古以来一直是彝族传统火把节中最重要和最具有特色的活动内容。它不同于当今世界集商业性与艺术性于一身的“选美”活动。

美丽的彝家姑娘盛装打扮,手持黄伞,围着草坪上的火堆缓缓舞步表演“朵乐荷”。?

六、篝火晚会

夜幕低垂,人们吃着烤肉,然后以松枝点燃火焰,手举火把围绕跑一圈,祈祷消除虫灾病害,祈求丰收连年。热情沸腾的群众,将火把围成一堆一堆的篝火,成千上万的彝族儿女跳起“大三弦”舞。

【火把节的习俗】

火把节的习俗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

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

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

扩展资料:

火把节习俗和传说的形成,与族源相同的彝语支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有关,其中尤以对火的信仰有更直接的联系;

在西南彝语支各民族的火把节活动中仍保持着以火熏田除祟,逐疫去灾,灭虫保苗、催苗出穗、祈求丰年、招引光明、迎接福瑞的民俗功能,其间的民俗心理和信仰观念就是趋吉避凶。

凉山彝族的火把节传说即反映了这种把火作为具有神秘因素的超自然力的原始崇拜,仍凝聚着火把节习俗及传说的原生态的民俗基因,属于早期形态的火把节节俗,其文化内核是火崇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