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剪纸 陕北传统民间艺术简介
这事儿说来话长,大家对陕北的印象都是粗狂豪迈的,他们热情好客 - 能歌善舞~会秧歌与腰鼓,不管是小孩还是妇女,都会狠多才艺、最有名的还是他们的剪纸文化,在陕北,一到喜庆的时候,妇女们就会在一块剪纸 - 一起跟着往下看安塞剪纸的介绍吧。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
【安塞剪纸】
粗犷大气的安塞剪纸
安塞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 - 同剪纸的艺术风格一致的是当地流行的腰鼓。
安塞腰鼓是古代将士冲锋时擂起的战鼓,流传至今则成了此地的百姓逢年过节时的娱乐活动。
在安塞~男性打腰鼓,女性剪窗花。
剪纸与腰鼓,一静一动 - 两种区别的民间艺术,却表现出同样的风格:自由率性,粗犷大气、豪情满志,将安塞人的豪迈个性展示的淋漓尽致.
凡是看过安塞剪纸与腰鼓的人都会惊叹,在这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艺术形式之间有着怎样的“默契”。
安塞剪纸基本代表着陕北剪纸的全局特征 - 作品多造型夸张、构思大胆,古朴粗放~表现手法不拘小节 - 率性而为题材内容从古到今、从神话传说到现实生活,从人物到动物、植物,涉猎极广 - 无所不有...
安塞剪纸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淳朴、庄重、简炼、概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秦汉艺术深沉雄宏的艺术特色。
有人说安塞剪纸曾受到过古代三次艺术高潮,就是新石器时代彩陶、汉代画像石同唐宋雕塑的关系到~有无科学依据已无从考证,但也从另一方面表示安塞剪纸的艺术风格与这几个时期的文化艺术风格拥有一致性。
已逝的安塞着名剪纸艺人有狠多,从他们留下的作品行看出~除了具有古朴大气等共同的特点外面,各自还保持着各式各样风格 - 白凤兰的作品造型简炼、概括、纯朴 - 曹佃祥的作品图案华丽多姿、喜用花草纹装饰,胡凤莲的作品多用抽象的纹饰、显得古朴神秘。
安塞以其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效应着周边的县乡~与其邻近的志丹、延长、延川、子长~剪纸的风格基本和安塞相同~都属粗犷大气一类的。
吴旗县因位于安塞和三边之间,剪纸的风格兼有二者的特点。
小结:安塞剪纸在陕北是狠流行的,每年过年前妇女们都会围在一起早就就把春节的剪纸都弄好了,具备陕北特色的剪纸文化。
【陕西都有什么民间艺术?】
安塞腰鼓、凤翔泥塑、宜川胸鼓、陕西剪纸、壶口斗鼓等。
1、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传统民俗舞蹈。
安塞腰鼓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1996年、延安市安塞区被文化部命名为我国腰鼓之乡。
2006年5月20日 - 安塞腰鼓经国务地批准列入第一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13。
2、凤翔泥塑
凤翔彩绘泥塑是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当地人俗称泥货。
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 - 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
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
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由此出名、并代代相传、作为我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凤翔泥塑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画、剪纸与刺绣中的纹饰~造型夸张 - 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喜爱。
以前逢年过节或赶庙会~当地人以泥塑为礼品,加孩子满月,长辈要送坐虎...
陕西凤翔彩绘泥塑以创作毛稿制模、翻坯、粘合成型 - 经精抛、彩绘、勾线、装色、上光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
其形态逼真、粗犷夸张、简练概括、色彩大红大绿或素描!
其种类主要是座虎、挂虎、五毒、卧牛、十二属相、豆豆鼓、金瓜、吉虎、鹿羔、鹦鹉等玩具类,八仙、三国、西游记等神话民俗类。
3、宜川胸鼓
宜川胸鼓是以鼓舞为基础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形式,它历史悠久,经由古代中人们擂鼓助战,传递信号,击鼓庆捷的形式演变而来 - 原名花鼓!
“胸鼓”是将同类腰鼓形状的鼓挂在胸前敲的一种鼓舞形式~有些地方称为“花鼓”、主要流传在宜川、洛川同定边一带、具有明快、活泼、诙谐、风趣的艺术特色。
4、陕西剪纸
陕西剪纸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与艺术享受。
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陕西从南到北,非常是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
那古拙的造型 - 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陕西,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狠要紧的位置。
想起来真是 -
5、壶口斗鼓
壶口斗鼓是陕西陕北地区传统民间传统鼓舞艺术中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源于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旁,流传于陕西省宜川县黄河沿岸的壶口乡、高柏乡一带。
“涌来万岛排空势,卷作千雷震地声”、这是对壶口瀑布的描写,也正是壶口斗鼓的写照.
壶口斗鼓融舞蹈、武术、打击乐为一体,有高亢昂扬 - 粗犷豪放,剽悍威武~威猛刚烈等特点。
表现了黄河儿女征服费劲的豪情、融合了黄土高原人乐观奔放、坚韧不拔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