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彩资讯 > 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投稿人:增缘分网 2025-06-18

我国是有好几千年历史的,在文化上面进展更是多样多彩、底蕴也是深厚。多彩多样那要属56个民族了~他们都有自己的特色 - 最很显著的是在语言、文字同服饰上面.

说到民族,那就看他们都有什么东西民族节日。

【56个民族传统节日大全】

东乡族

东乡族与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 - 每年有三大节日、也就是说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不多,除非春节、氏族的“莫昆”大会和宗教活动“奥米纳仁”、还有篝火节。

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 - 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

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各地仡佬族流行过的三大节日。春节 - 是仡佬族最大的节日。

想起来真是,

农历十月一日,是仡佬族的传统节日“牛王节”,是仡佬族民间特有的节日...

珞巴族

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12次为1年。

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做昂德林节...

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景颇族

景颇族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提升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

1953年7月24日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县,1956年改为自治州。“目瑙纵歌”(“目脑纵歌”)是景颇族一年一度的最大的传统节日。

“目瑙”(亦称“目脑”)是景颇语的音译、意即“大伙跳舞”.

景颇族语称大型歌舞盛会为“目脑”,称景颇族各支系为“纵歌”,统称“目脑纵歌”!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是景颇族人民驱恶扬善,预祝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接下来举行、为期2—3天!在景颇族的传说中是天上太阳召集地上万物参加的一种大型歌舞盛会 - 并由犀牛传播至人间,后成为景颇族最盛大的节日。

怒族

怒族传统节日有春节、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

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 - 又称鲜花节 - 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民间传统节日 - 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

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 - 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

传统节日同当地其他信奉宗教民族的节日基本相同,以肉孜节同古尔邦节为一年在...中间最隆重的节日。过“肉孜节”前的斋月里成年人都要封斋,吃斋饭时,亲友邻里要互相邀请~如有客至,主人要热情款待。

古尔邦节要屠宰牛羊炸油饼,吃手抓肉跟抓饭包括民间特有的风味食品“那仁”。

瑶族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

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 - 日期为农历五月二十九日。

除此之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着节等。

土族

土族传统的节日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似。本民族的节日与庙会有旧历正月十四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等,基本与汉族的传统节日一样!

但达斡尔人对这些节日却有自己传统的节庆习俗特点。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在...中间最盛大的节日。

正月十六为”黑灰日“ - 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拉祜族

拉祜族统一的节日有五个 - 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八月月圆节。

其中春节是最大有节日.这些节日的来历与过节的内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

按照拉祜族的历法,一轮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后来按照汉族的历法三年润一个月,但他们还是润月不润节,致使在拉祜族地方,碰上润月年 - 就会呈现过两次节和过两次年的情况。

有的地方过前一个月的节,不过后一个月的节.

布依族

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与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要我说啊,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这天 - 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边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兴义县的查白场~举行盛大的歌会.

歌节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浪哨时要互甩糠包~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抛甩时如同彩蝶漫天飞舞,相当好看。

塔吉克族

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两大类.

迄脱乞迪尔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每年三月举行.

宗教节日就是宗教的三大节日!塔吉克族不封斋,由此可见开斋节不如其他两个宗教节日热闹!该族最隆重的宗教节日是巴罗提节~亦称灯节、每年斋月前两个月举行。

汉族

春节 - 是汉族最大的节日。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春节收尾一天.

二月八,是沿江一带牧人的节日。

寒食节,每年四月四日 - 清明节的前一天。

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春秋的介之推的。

清明节,农历四月五日。

糍粑节,四月初八。

端午节,五月初五~亦称“端阳”、“端午”、“端五”!

七夕节,七月七日。

中元节,又称“月半”~七月十四日,是汉族的祭祖节.

中秋节,八月十五...

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重阳节,九月初九。

冬至节,腊祭,祭灶、灶君诞、除夕。

通过的介绍,大家对民族的节日有了解了吧。

到民族节日是时候,当地人们都会用形形色色方式去庆祝,有很浓的节日气氛。

【56个民族各过什么节?】

五十六个民族的基本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跟建立统一的多民族而贡献自己的才智...

据我国机构考察统计正式确认的中华人民共与国民族共有56个,其他为未识别的民族。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上下,其它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约,故称其为少数民族!

1、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

蒙古族的年节也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除此之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2、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似 - 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

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意思是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

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3、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同开门节,均跟佛教有关!

4、东乡族

东乡族与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也就是说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都来源于。

5、布朗族

厚南节是布朗族盛大的年节 - 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等于阳历4月13日—15日举行。

节日里,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其仪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古朴的传统方式——迎接太阳的习俗举行,人们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6、怒族

主要节日有:春节 - 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 - 又称鲜花节 - 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

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7、塔塔尔族

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借词~阿拉伯语“卡尔邦” - 意为“献身”。

古尔邦节、是在教历12月10日,也就是说“肉孜节”之后70天。

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三大节日.

8、回族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士尔”的意译、由此可见也叫“尔德”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

古尔邦节,开斋节后第70天、等于历的12月10日~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也称“宰牲节”,是赴麦加(麦加:的圣地)朝觐的收尾一天!

大家可能不知道,

这一天要沐浴净身,室内焚香,斋戒半日!

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

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历3月12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 - 讲述圣绩。

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

9、满族

满族受汉文化的关系到,节日与汉族相近,重视过农历新年。

正月十五过灯节~正月二十五祈求来年过“添仓节”,农历二月二是“锁龙”的日子、还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虫王节”,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添仓节 - 每年正月25日~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杆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

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虫王节,六月天 - 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从前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1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

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 - 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10、黎族

黎族的节日同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一致,譬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同最广泛的节日是春节跟三月三。

11、纳西族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许多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春节的活动内容但是跟汉族不同、具备浓厚的民族特色。

同西南许多民族一样,纳西族也有火把节。而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是骡马会、农具会、龙王会同朝山会。

12、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尔邦节与开斋节圣纪节。

13、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14、独龙族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唯有一个,人们称“卡雀哇”或“德里哇”,意为年节~时间在农历腊月中,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时间长短视食物准备情况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 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15、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差点儿每月都有一个节日,不仅如此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

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跟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

除此之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祟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诸如此类。

16、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

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 - 还有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

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 - 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

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标记幸福的铁圈 - 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

当铁圈掉下来时 - 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 - 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 - 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

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17、傈僳族

傈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 - 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

正午时刻,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傈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

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 - 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 - 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傈僳族中很受尊敬。

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 - 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一旦姑娘跟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讲清楚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

阔什节 - “阔什”是傈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阔什节,是傈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

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18、毛南族

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

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19、俄罗斯族

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同宗教信仰有关 - 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

纪念耶稣降生。

20、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的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21、维吾尔族

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意思是古尔邦节)与诺鲁孜节节...

说真的,

22、瑶族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

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除此之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着节等...

23、佤族

佤族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24、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

宗教节日则指的三大节日。

25、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26、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

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

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

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

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

27、苗族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

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

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28、白族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 、拜日望等!

要我说啊,同汉族雷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

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

29、畲族

畲族主要过三月三跟畲族畲族春节.

30、土族

31、锡伯族

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与西迁节。

32、德昂族

有关门节与开门节,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 - 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

还有泼水节.

33、彝族

彝族年 - 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的年节!

根据彝族的历法~一年10个月,每月36天。

年节无固定日期 - 一般在金秋10月上旬择一吉日举行,除此之外还有跳公节、插花节及二月八年节等。

34、土家族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春节,汉族过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汉人至少提前一天过年,因而叫“赶年” - 土家族过“小年” - 也要比汉人提前一天...

还有土牛毛大王节。

35、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等、差不多与汉族的传统节日没区别。

但达斡尔人对这些节日不过有自己传统的节庆习俗特点。

36、阿昌族

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37、保安族

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38、珞巴族

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12次为1年。

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做昂德林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39、壮族

三月三歌会、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

40、哈尼族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

不瞒你说、“好收” - 是元江县那婼一带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虽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么隆重,但它尤其决定性,当地哈尼族认为 - 不过此节~新的一年尚未真正来到,十月岁首也只是个序幕。

说真的,“好收色”是“染黄饭”的意思~当地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

当地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跟“笔苦”鸟~因而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同“笔苦”鸟的第一次呼叫之后 - 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一天结束;

“矻扎扎”节,每年夏历五月的“矻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带哈尼族举足轻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历时3—5天,其庆典活动极为隆重;

“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哈尼人的吉日)开始,节期3—5天,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 - 或外出走亲串友!

说真的,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

41、拉祜族

拉祜族统一的节日有五个,意思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跟八月月圆节。

其实吧,其中春节是最大有节日。

这些节日的来历与过节的内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按照拉祜族的历法,一轮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后来按照汉族的历法三年润一个月,但他们还是润月不润节,所以在拉祜族地方,碰上润月年、就会出现过两次节与过两次年的情况...

有的地方过前一个月的节,不过后一个月的节。

42、仫佬族

仫佬山乡几乎每1个月都有节日。

由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意思是农历年)开始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爷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一个节日都有其活动的形式与风格。

有春节、二月春社日~牛生日、祭真武等。

43、普米族

普米族节日,主要是“大过年”、“大十五节”、“供岩洞”、“转山会”、“尝新节”等,这些节庆活动,多和生产劳动跟宗教习俗有密切的联系。

44、基诺族

这是纪念基诺族创世纪祖阿嫫尧白的纪念日、一般在6月间举行,历时3天!

阿嫫尧白创造了基诺族连带着山川、日月、动物、植物 - 最后在造田运动中遭人暗算而殉难。

基诺族的节日同祭祀活动基本不分的!

45、布依族

查白歌节是布依族的重大节日。

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这天、贵州、广西、云南三省区边界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就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兴义县的查白场,举行盛大的歌会.

歌节上的浪哨(唱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浪哨时要互甩糠包、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穗须,抛甩时如同彩蝶漫天飞舞,十分好看。

除此之外还有布依族的大年辰、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四月八、六月六等.

46、哈萨克族

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与纳吾鲁孜节。

前三个是源于的节日。

纳吾鲁孜节是哈萨克族传统节日。“纳吾鲁孜”是哈萨克语“送旧迎新”之意,节期在民间历法的新年第一天(公历3月22日前后)。

47、水族

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最隆重的当推“端节”.水族有自己的历法 - “端节”就选择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当于农历八月至十月),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也是水历的年终岁首,于是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48、羌族

羌族最要紧的传统节日是羌历新年、羌语称“日羌节”,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

另一年节日是“祭山大典”、又称祭山会、山神会等!

49、塔吉克族

节日分传统节日同宗教节日两大类。

迄脱乞迪尔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每年三月举行。宗教节日就是的三大节日。塔吉克族不封斋,故而开斋节不如其他两个宗教节日热闹...

该族最隆重的宗教节日是巴罗提节,亦称灯节、每年斋月前两个月举行。

50、京族

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唱哈节”,主要是祀神、祭祖、文娱跟乡饮四项决定性活动。

“唱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头两地在农历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红坎在正月十五...“唱哈节”在哈亭内举行!

你猜怎么着?!各地都建有“哈亭”~各村“哈亭”选用上等木料 - 有有特色的民族形式。

51、高山族的节日

高山族的排湾人,每年十月金秋季节,分别部落都要举行丰收节的盛会...

热情的排湾人每次请来许多客人,一起庆祝丰收!人人把家中的好酒好菜带到盛会地点,原本敬族长或一杯“敬长酒”~祝愿大家幸福快乐。

之后以酒代茶、任客人狂饮。高山族的春节别具特点:其一,以往每当除夕夜晚、一些寺庙里要演出“避债戏”、欠债欠租的人躲进寺庙里看戏...

这事儿说来话长,

其二~全家人在大年夜里,要一齐围坐在放火锅的大圆桌子前聚餐;其三,“走春”,是民间“拜年”的俗语、特别盛行,走春人所到之处互致祝福,主人以装有糖果、甜菜的食盒款待;

其四,春节期间,高山族同胞有吃“长年菜”的习俗。

长年菜也叫“芥菜”,吃这种菜预示寿命长。

住在兰屿岛上的高山族雅美人的妇女,大都留着长长的头发~每逢年节~她们便在村寨草坪上翩翩起舞~随鼓乐有节奏地把头发抛前抛后,一扬一落。

据说跳这种长发舞~是祝父母长辈延年益寿之意。

52、汉族节日

汉族的节日很多 - 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

过“春节”又称为过年 - 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 - 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时,除夕要守岁、初一要拜年.

汉族传统节日~主要有腊祭、祭灶、春节、元宵、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

53、赫哲族节日

乌日贡节 “乌日贡节”产生于1985年,意为娱乐或文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时间在农历五月中旬,节期2至3日,地点在同江市和饶河县赫哲族聚居区轮流。

54、门巴族节日

门巴族的节日主要有两大类型 - 一类是宗教节日,一类是岁时年节...

宗教节日主要在曲科节、萨嘎达瓦节、主巴

会、达旺

会,岁时年节主要有门巴族新年...

想起来真是~

曲科节:在每年的六月庄稼成熟时举行。过节时人们聚集起来、举行隆重的朝拜仪式、然后在喇嘛跟扎巴的带领下 - 背经书举经幡,围绕村庄跟庄稼地转一周、祈求神灵保佑,人丁兴旺 - 庄稼丰收。

群众自备酒饭,在地头田间载歌载舞,整个活动进行2—3天。

萨嘎达瓦节: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凡是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形形色色宗教活动。

到时每家都要拿出一定数量的糌粑、酥油跟青稞酒,交给寺庙、寺庙的喇嘛再把糌粑做成“措”分给大家吃,众人互相敬酒吃喝、到晚上,每家房前屋后还要点酥油灯,以示庆祝,并把这一天以...的身份进入农时的标志,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就要开始做农活了.

主巴

会:是墨脱宗全宗性的

会,在丰收年的十一月至十二月间举行,历时3—18天不等~歉收之年不举行...

主要活动有念经、跳神、演出宗教戏剧等。人们自备酒肉、食物 - 欢聚一起 - 白天饮酒观看跳神表演,夜晚在野外点燃篝火,载歌载舞,欢度节日.

说实话、

达旺

会:在每年的藏历十一月二十九日举行 - 历时三天!节日里 - 人们除了观看跳神表演、传统戏剧《卓娃桑姆》、跳牦牛舞等,还要举行一些自娱活动,如赛马、拔河、射箭等。

55、裕固族节日

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剪马鬃节、祭祀“腾格尔汗”活动与藏传佛教的宗教节日。

祭“腾格尔汗”仪式源自古老的萨满教习俗。“腾格尔”在裕固语中是“天”的意思,“汗”是神的意思,“腾格尔汗”也就是说“天神”(也称“长生天”)。

你猜怎么着?

从初一到十五为宗教节日的正月大会,寺院多举办酥油灯花展 - 僧人头戴牛头马面等假面具跳“昌木”(

)舞~边跳边念念有词,场面十分隆重。

剪马鬃节

在每年农历四月中旬择日举行 - 一般为期两天!届时马主要准备酥油、奶茶、青稞酒、手扒肉等食品还有剪马鬃用的盘子,盘子里还放置一座用炒面疙瘩垒成的7至8层小塔,塔上浇有酥油,凝固的酥油可使塔固定在盘里。

塔显示四面八方平安富足。剪马鬃的剪刀把上也系条吉祥的白色哈达。

56、景颇族节日

景颇族的节日有全民性的传统目瑙纵歌节、生产方面的新米节、南瓜节、包谷节、青年人的能仙节等...

目瑙纵歌节: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景颇族支系叫“目瑙”, 载瓦、龙峨、勒期等支系称“纵歌”,现在统称为“目瑙纵歌”~其本意均为“跳舞”。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办,一般为期2—6天,时间取双不取单!举行庆典活动时、作为起点要选择一块风水良好的吉祥之地作为场地,在场地竖立4棵目瑙柱、每棵柱上都画有精美而富有标记意义的图案~正中间交叉着两把长刀同宝剑。

紧靠目瑙柱是两座奏乐高台~围绕高台的木桩上挂有各种乐器,如鋩锣、大皮鼓等!以目瑙柱为中心,用竹片等围成一个圆圈、来自四面八方的族胞同来宾在“瑙双”(领舞)的率领下踏着铿锵的鼓点,伴着豪壮的乐声翩翩起舞。

相传在久远的年代惟有太阳的子女才会跳目瑙舞.

一次太阳王举行盛大的“目瑙”庆典,邀请地球上的鸟类前去参加。

雀鸟们学会“目瑙”舞后回到地上跳时被景颇族的先人看到、大家一同去观看并学会了跳“目瑙”舞 - 流传至今,成为一个民族盛大的庆典。

旧时“目瑙纵歌”主要有山官跟有财力的人主持,用于祭祀、庆祝农业丰收与而举办~还请董萨前来主持同组织、吟唱景颇族的创世史诗,杀牛宰鸡祭鬼魂。

1980年以后~中断了20余年的节日重新恢复、其内容和形式有了很多新的变化,屏弃了原来念鬼祭鬼的内容和程序 - 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

新米节:是庆祝丰收的节日,每年在谷子成熟未正式收割前举行...新米节前、主人将自己地里长的最好的谷子收回来,晒干~舂好,并备好酒菜。

在节日的那天,邀请邻里来做客,用新米煮饭~让大家来品尝。在宴庆开始之前,主人要举行祈祷仪式,感谢谷魂与众鬼给了一个好收成 - 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蓄平安,获得更大的丰收。

新米节实际上也是个交流生产经验与生产技术的农耕交流会,人们一边饮酒谈笑,一边谈论农事,谈论来年的计划。

能仙节:是景颇族青年男女为主的聚会、唱歌跳舞的节日。

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日举行.

这个季节正值春回大地,万物生长,辛劳一年的青年男女利用这一农闲的好时节、依照传统在依山傍水的平坦地方举行能仙节。

想起来真是,节日里,男女青年穿上节日的盛装 - 佩带好些的装饰品、聚集在一起~进行民歌、射击、打弹弓、刀舞等比赛。

扩展资料:

中华民族的概念从提出到不断的引申与进展、在现今文辞用语中已不再是单一的我国各民族的代称,而是一个和我国的、民族、地域、历史紧密相连的整体的代称!

比如在《中华人民共与国国歌》中提到的“中华民族”就是这个概念,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中华民族”也是这样一个概念。

大家可能不知道,

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一辞已作为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凝聚跟标记。从感性意义上来讲、应当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等词语的引申与发展,具有很多地方的涉及意义。

在现代概念上的中华民族,也是广义上的我国的一个代称。

中华民族并不是单纯的民族、种族、公民的人群分类概念、而是社会科学词汇。

可能因历史、社会科学及国族立场各异,中华民族在族群内涵及地理范围上或有差异。但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这一大背景、大前题下团结奋进,气壮山河的历史却堪和天地同寿,日月同辉...

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的民主、

人的新民主主义 - 无不得益于华夏炎黄子孙始终以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就像是泰山、长城一般壮丽的雄峙于世界的东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