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包子的做法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狗不理包子怎么做
说到北京的美食,我们马上就想到了北京烤鸭,那说到天津的美食呢,马上想起来的就是天津的三绝之一狗不理包子了,你绝不能错过的美食。本期教你不出门,在家自己做美味的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的做法】
“狗不理”包子在天津负有盛名,已有100多年历史。相传该包子因创制人天津德聚号包子铺店主高贵友的乳名狗不理而得名。狗不理包子以很好的猪肉,加姜,酱油、汤、香油、味精、排骨汤等拌馅,包上外皮后蒸制而成。做出的包子要求不走形,不掉底,不漏油,个个呈菊花形状。
其风味特点是选料精良、皮薄馅大、口味醇香、鲜嫩适口、肥而不腻。1956年春天,定名为天津包子。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制作技术不断改进,已成津门一绝,声誉远扬海外。所需食材
面粉750克,净猪肉500克,生姜5克,酱油125克,水422毫升,净葱62.5克,香油60克,味精少许,碱适量。
1、猪肉肥瘦按3:7搭配。先将软骨及骨渣剔净,用大眼篦子搅碎或剁碎,做成肉丁。搅肉过程中,加适量生姜水,然后上酱油。再放入味精,香油和葱末搅拌均匀。2、面与水的比例是2:1。
和面时,要揉均匀,避免展现花碱现象。3、把剂子用面滚匀、滚圆,双手按擀面棍平推平拉,推到头、拉到尾,用力均匀,擀成薄厚均匀、大小适当、直径为8.5厘米的圆皮。4、左手托皮,右手拨入馅,掐褶15-16个。掐包时拇指往前走,拇指与食指同时将褶捻开,收口时要按好,不开口,不拥顶,包子口上没有面疙瘩。5、包子上屉蒸。
用锅炉硬气通常需4-5分钟;用烟煤蒸灶需5分钟;用家庭煤球火,上屉时火旺、水开,汽足需6分钟,如蒸过火,饱了瘪,流油,不好看,不好吃;欠火则发粘,不能吃。
【狗不理包子怎么做】
一、狗不理包子面皮技术配方
中筋面粉1000克,温水500克(36-40度之间)老酵面100克,食碱5克
将700克面粉倒入面盆中,加适量温水,把面与水搅匀。再把老酵面撕碎放入盆中,一同和成面团。
备注:天津狗不理包子面皮是半发面的,所以现在和的是酵面团,在和酵面团时,老酵面和面粉要搅拌均匀,以利面团发酵,面团和好后,盖上湿布,放置发酵8-10分钟。
另取一面盆,放入剩余的300克面粉,再加入适量清水,和成软硬适中的水面团备用。待酵面发起后取适量食碱加入清水调成碱水。将碱水倒入酵面内中和酵面团的酸性。
将少许面粉撒在面板上,再把酵面团、水面团都放在面板上,用力揣匀揉成半酵面的面团,放入盆中用湿布盖上备用。
在面板上撒上面粉,取500克半酵面面团放在面板上将面揉匀,再把面团搓成直径约为4厘米的条,用手揪成每个重约16克的剂子。撒上面粉,把剂子按扁。
用擀面杖擀成直径约为8.5厘米左右的圆形面皮,面皮要擀成中间略厚、四边略薄,这样蒸出的包子才不会掉底。
面皮擀好后取一笼屉屉内铺上一块湿屉布,左手托皮,右手拨入水馅15克,将包子掐出16-18个花褶,掐包时拇指往前走,拇指与食指同时将褶捻开,收口时要按好,不开口,包子口上没有面疙瘩。
包子包好后要放入笼屉中,摆满后要立即放在蒸锅上用中火蒸制,否则时间长了包子会干皮
大火烧开水,包子在锅上蒸6-7分钟即可。如蒸过火流油不好看,不好吃,欠火则发粘,不能吃。
猪后臀500克(比例3肥7瘦)精盐20克、香油50克,大豆酱油(酱香型酱油)80克,姜末15克,葱花50克,鸡精10克,味精5克,水400克
猪肉搅成馅放入盆中,放入酱油、姜末,用筷子向一个方向充分搅打,使酱油和水能够充分渗入肉馅中,待酱油完全渗入肉馅,肉馅略有粘性时加入100克清水,再继续搅打,就这样分四次共向肉馅内搅入400克清水。
肉馅中加足水是制作狗不理包子的要点,只有加足水分包子才能馅软有汁。肉馅搅好后再放入葱花、精盐、鸡精、味精、香油、再用筷子搅打均匀,待肉馅上劲并有一定粘度时包子馅就制好了。
其实狗不理包子可以自己在家里做,那么狗不理包子有哪些做法?狗不理包子的做法直接会不会很难,不如和我一起来看看狗不理包子怎么做好吃。
所需食材:面粉750克,净猪肉500克,生姜5克,酱油125克,水422毫升,净葱62.5克,香油60克,味精少许,碱适量。
1.猪肉肥瘦按3:7搭配。先将软骨及骨渣剔净,用大眼篦子搅碎或剁碎,做成肉丁。
搅肉过程中,加适量生姜水,然后上酱油。再放入味精,香油和葱末搅拌均匀。
2.面与水的比例是2:1。
和面时,要揉均匀,避免出现花碱现象。
3.把剂子用面滚匀、滚圆,双手按擀面棍平推平拉,推到头、拉到尾,用力均匀,擀成薄厚均匀、大小适当、直径为8.5厘米的圆皮。
4.左手托皮,右手拨入馅,掐褶15-16个。
掐包时拇指往前走,拇指与食指同时将褶捻开,收口时要按好,不开口,不拥顶,包子口上没有面疙瘩。
5.包子上屉蒸。用锅炉硬气一般需4-5分钟;用烟煤蒸灶需5分钟;用家庭煤球火,上屉时火旺、水开,汽足需6分钟,如蒸过火,饱了瘪,流油,不好看,不好吃;欠火则发粘,不能吃。
原料:精制面粉500克,碱面、面肥各适量,上等猪肉(三成肥七成瘦)250克,骨头汤100克,酱油70克,香油30克,姜末2克,葱花30克,味精、糯米粉各少许。
1)先将猪肉洗净,绞成肉茸放入盆内,加姜末,搅上劲后把酱油分3次加入,使酱油与肉融合,然后放入糯米粉拌匀,再倒入骨头汤,搅得肉馅稀软,最后放入味精、香油、葱花,绞拌即咸肉茸馅心。
2)将面粉和好,加入面肥揉匀后,待肥花刚一拱起,即对入适量碱水揉匀,饧好,搓咸1.7厘米直径的`长条,按30克一个揪面剂子,逐一擀成中间稍厚、边缘略薄的圆形皮子,包上25克的馅心,剂子口捏出16—18个褶,直接排入小笼内。
3)待蒸上汽时,放入小笼,大火蒸5—6分钟即成。
原料:面粉500克,猪肉250克,酵面50克,糯米粉适量。
调料:骨头汤200克,酱油60克,香油30克,姜末5克,葱花30克,味精少许,食碱适量。
1.猪肉绞成茸放盆内,先加姜末搅上劲后,把酱油分3次加入,每次加入时都顺一个方向搅动,再放糯米粉搅匀,然后放入骨头汤,搅至肉馅稀软,接着放入味精、香油、葱花拌匀成馅心。
2.将面粉加入酵面,用温水和好揉匀发酵,酵面发起时加入食碱揉匀,搓成长条下成剂子,擀成中间稍厚,周围稍薄的圆皮,每张皮包入的馅心,捏褶不低于16个褶,收口,成包子生坯。
3.将包子摆入小笼内,用旺火蒸6分钟左右即熟。
特点:皮薄馅大卤多,味道鲜美,肥而不腻,皮暄软色泽白。
原料:自发面粉550克,猪肉(肥三瘦七)350克。
调料:葱末40克,酱油60克,香油40克,高汤适量,姜末、味精各少
1.将猪肉中的软骨、骨渣剔净,再将肥瘦肉搭配好,用绞肉机绞好,然后将碎肉加姜末拌匀,搅上劲。
搅好后,把酱油一点点地慢慢搅入,使其“吃”到肉里。上完酱油的肉最好放一下(放入冰箱更好),使酱油与肉完全融合。接着,再将高汤一点点搅入,见肉馅有黏性、软硬适度时,放入葱末、味精、香油,搅拌成馅。
2.自发面粉500克,加清水250克和成面团,盖上湿布。见有肥花拱起,并且不老不嫩时,揉匀揣透,略饧。
饧好后,再将面团放在撒上面粉的案板上,揉出光面,搓成长条,揪出小面剂。
3.将面剂按扁,擀成直径8厘米的薄圆皮,包入肉馅,收口捏严。掐包子时,拇指要均匀地往前走,同时食指配合,用力将褶捻开,做到褶花均匀,整齐美观,每个包子的褶不少于15个。将包子生坯上屉,用旺火蒸5~8分钟左右至熟。